徐新:“闲不住”的“60”后社区民警 精心耕耘责任田

为了做好社区工作,徐新凭着一双“铁脚板”走出了社区的平安路。他多年坚持入户走访,用脚步丈量每一条街巷,走进辖区群众的心里,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访民意。针对辖区面积大、流动人口多、治安情…

为了做好社区工作,徐新凭着一双“铁脚板”走出了社区的平安路。他多年坚持入户走访,用脚步丈量每一条街巷,走进辖区群众的心里,听民声、察民情、访民意针对辖区面积大、流动人口多、治安情况复杂的问题,他采用“保姆式”服务模式,建立“一户一档”动态管理,通过“线上申报+线下核查”双轨并行机制,精准摸排登记出租房屋翻开徐新的工作日志,一组数据格外醒目:登记人口6800余人、房屋2400余处、从业人员400余人、核实访查5400余这是他完成“一标三实”基础信息采集深入社区逐户摸排的成绩单。

“多亏了你们提醒,原来插线板老化有这么大的风险隐患。”旅店经营者李女士这样说着。徐新管辖区域的小旅店等“九小场所”较多,他深刻地意识到预防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,要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于是他定期对“九小场所”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检查,特别是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,从电线电路到燃气管道,从消防通道到消防器材,他都逐一排查,确保不留死角。

民警的责任心,既体现在日复一日的“敲万家门、录万条数”中,更彰显于“群众未呼我先应”的主动作为里,真正让平安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的“最后一纳米”。

家长里短、经济纠纷、邻里矛盾、琐事口角……这些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,看似是一件件“小”事,但处理不好,很可能留下风险隐患,使得矛盾冲突升级。在工作中,徐新力图多方面了解辖区的问题隐患,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一天,辖区某小区一楼房主,对旧房改造工程将该单元总间设置在自家产生异议,与旧改企业多次沟通无果,一怒之下,将该单元总水闸关闭,造成本单元居民多日不能用水,严重影响正常生活,于是向派出所求助。民警徐新接到报警后与社区主任多次前往供水公司进行协调,并与一楼房主耐心细致多次沟通,晓之以理动之以情,最终达成和解历时6天的小区居民断水纠纷圆满解决,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,服务有温度。小区居民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是对他深耕辖区赤忱丹心的最好证明。

对于徐新来说,社区就是他的家,而居民就是他的家人。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奉献;没有惊天动力,只有润物无声。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,徐新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,书写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,诠释着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,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警察加入到服务群众的行列中来,共同为守护辖区平安而努力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